考虑到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,汽车内饰的生产不仅要美观更要顾及安全性。所用材料的纹理、光泽、粗糙度和老化程度都是生产商需要考虑的因素。

因此,不少客户会选择使用可同时测量色彩和光泽度的仪器,如柯尼卡美能达的便携式分光测色计CM-26dG、CM-25cG。然而,有别于涂料、印刷物等在光滑平面上测量,汽车内饰的测量环境与主体往往比较特别,这就导致客户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。
仪表盘、电子显示周边部件的材质和构造给测量带来难度。
★解决方法:建议尽可能多地测量样品不同区域,并得到平均值。例如,织物可要求为 10 次,塑料件可要求为 5 次。

温度: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之一,它的变化会导致汽车内饰表面颜色不稳定。因此,控制测量环境的温度十分重要,一般建议保持在23±2℃左右。
高光面:光泽度高的表面其镜面反射光线多,使用SCE模式(排除镜面反射光的测量颜色模式)测量会使仪器接收到的散射光减少,得到的数据值不够客观,因此测量光泽度高的表面建议在SCI模式下进行。

仪器老化:仪器经过长期使用,内部的传感器及光源稳定性会有所下降,定期对仪器做校准可以确保测量的稳定性。
白板污损:白板上的污渍会导致校正标准偏移,影响后续测量结果,因此对仪器进行校准之前务必仔细检查白板是否干净,并定期清洁更换。

仪器老化:每年对仪器进行保养,及时更换老化部件。
样品老化:及时更换样品。
测量环境变化:控制测量环境的温度及湿度,保持统一及稳定。
光源:光源的不同会使目视评估和仪器测量的结果产生加大差异,若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,请保证测量在统一光源条件下进行(如D65光源、F光源等)。此外,充足的亮度也很重要,一般建议亮度在2000-4000lx范围内。
背景:被测物周边环境的颜色也会影响人眼目视的评价,一般建议将被测物置于L*值在50-80的中灰色、低光泽背景条件下进行评估。
照明均匀性:目视评估要求光源的光照强度能均匀地扩散整个范围,并且具备一定的方向性。